Walk by faith code, hack, curious

月之恋人 最新评论


编剧的用心良苦,集体的智
慧结晶

刚刚看过《月之恋人》的第一集,本来想要告诉自己淡定淡定,这不过就是一部日剧而已,何必认真呢?但是过了一晚,有些东西就像是一
坨屎一样,郁积在心理,于是现在出来屙屎,您要是不小心被喷到了敬请介意。
首先,看罢第一集,我不得不感叹,这果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后来问了一
下百度姬,这还果真是集体智慧,月恋的剧本其实是富士电视台的STAFF集体创作之成果(详见http://tieba.baidu.com
/f?kz=769663244
)下面开始条播缕析的扒皮行动,由于一时手滑,删掉了剧集文本,只好凭记忆来讲述。
这里需要声明两点:
1

针对某些天真的观众所说,看日剧只是一种娱乐而已,不要把政治什么的扯进来,如果你是经过反思后的天真,我无话可说,如果你只是一种盲从,那继续敬请介
意。一部剧集拍的是什么?拍的就是意识形态!就如同好莱坞不停重复的美国小人物拯救世界一样,日剧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娱乐,尤其是牵扯到其他国
家的问题,无疑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
2

不要曲解了存在和刻意夸大这两个概念。有些东西我们确实是存在,但是我们也意识到了,也在改进,但是却被人一味的夸大,这用意在何?有些人不在乎,祖国什
么的与他何干,被侮辱了又怎样?不过是一群奴性十足的孙子们披着一层理性的外衣。我不是什么爱国主义者,但是至少不会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来看待国家被侮辱,
因为被侮辱的不仅仅是国家,也包括了国家里的每一个人。如果你还觉得我是在小题大做,欢迎绕道远行,继续走您的阳光大道。
然后正式进入到对剧集的
分析,由于记忆比较散乱,手头又没有文本,这里也就想到哪里说哪里,一切纯属原剧内容,如有夸大,绝对刻意。
一开始便是集体的打坐和红布标语(大
标语大字报的缩小版),在加上那些雷人的口号,很多人也都反映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回到了那个文革时代,这正是编剧和导演们的良苦用心呀。当2010年的东 京遭遇70年代的上海,这便是整部剧的基调。这里造成了一种时代的断裂感,但是他为什么偏偏选取了文革作为隐喻的对象呢?那段历史不正是我们遮遮掩掩的历
史吗?这编剧真是眼光独到,前阵子谷歌才因为言论自由等等撤出内地,这不是一出绝妙的反讽吗?你看看,你们中国还处在这样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真是可
悲,然后,等待我们大日本帝国前来拯救你们吧。等着吧,我们会展现出博爱,人道和自由的。
关于人妖的出现,请注意,这部剧集里唯数不多的有戏份的
中国人(翔太不算),竟然被刻画成了人妖,这是剧情需要?傻孩子,别天真了,在中国你看过人妖在大街上明目张胆的走过?而且这人妖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
好,而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出卖自己的色相和尊严。(剧中的人妖实在没什么色相,恐怕只有身体了吧?)而在本剧中,人妖装扮的此人不仅明目张胆的走在街上,还
走进了家具公司开幕典礼,真是有才!
关于kisama这句日语,040以为这只是普通的问候语,但实际上这是很粗俗的话,通常表示一种轻蔑,中国
还真是礼仪之邦,文明用语,一个女孩子都是如此粗俗,真是厉害!在日本观看的人恐怕只会想到这些,他们并不比国内的观看者聪明多少。
某镜头的切 换,真是刻意到不行,前一秒还是在肮脏破旧70年代的上海弄堂,下一秒马上是在东京的某座高楼顶部,囧子在翩翩起舞,然后就是东京的一个大特写,真是繁华
啊!这明显就是可以安排的,有必要在楼顶拍摄吗?不过是找个借口炫炫富罢了。强烈对比的还不只此处,凤凰牌汽车和大神所坐的加长版汽车,某年代的电视机和
囧子家超豪华的液晶电视等等。
关于这个菜名,猪脑蒸豆腐,还真是心机算尽好聪明!这是一处绝妙的讽刺,原来你们中国人吃这么恶心的猪脑,难怪你们
都是猪脑!好吧,我们不仅是猪脑,还是一群被人说成猪脑还无动于衷的猪狗不如的生物。
至于借水黾概念讽刺上海环境,没什么新意,明眼人都能看出
来,偏偏是上海举办sb会的时间,节能环保就这样变成了一则天大的笑话。
那组室内健身馆的镜头,真是绝配,040在这边身型训练,那一侧清一色的
乒乓球,还穿着统一的标准化服装,这不是讽刺是什么?讽刺一,你们所谓的国球不过是一种自淫罢了;讽刺二,看看那服装,想想现在进的起健身馆的人会穿着那
样的服装吗?最次也要阿迪耐克之流吧?
关于上海的治安,这真是一座匪类横行的城市啊!这和街头枪战片是两个概念,这就等于是在日常生活片里插入了
黑社会题材,完全不搭。难道在现在的上海会发生冲进民宅抱着老太太就跑掉的场景?这也是剧情需要?孩子,醒醒吧!别最后自己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下 面引用一位上海网友的话:
我去追过两次拍摄现场
一次是静安寺也就是囧子熊猫那场戏
一次是滨江大道也就是三人江边吃饭那场戏 一个个说
去 过现场的人都知道 滨江大道附近都是西餐馆 拍戏的那家貌似是个西班牙餐厅

外表很简约大气
却被鬼子布置成了洋不洋 中不中的风格 还不及个普通的东北菜馆
有人注意到江上停着一艘90年代末风格的小船吗?
其实西餐厅的江正对面就是北外滩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 外国进上海的游轮都是在那停靠的

说来也巧
之前我去追剧组时公司还不在那 最近刚搬去北外滩 所以才知道那个地方
每天那个港口都停靠着 很多豪华邮轮 我和同事平素无聊时就对着那港口拍照
日本让放着好好的美景不拍
就故意很不巧的安排了一艘小破船挡住漂亮的港口和气派邮轮 不知道用意何在?
我当时追的是 张园 那块地方
张园虽然是很复古的弄堂,但也不至于一敲门就是一层灰掉下来吧
而且张园出来就是 新吴江路了
完全不同的风格
发传单那段仅有几秒钟的镜头,但却很恶意丑化了上海中心地带的形象
路人和北川的行为体现出日本人的素质
高,中国人的不堪
那些脏乱的镜头除非他们来郊区取景,不然是看不到的
我想不需要我做出什么解释了,这位兄台(反讽kisama)已经很到
位了。我们是存在着不堪的一面,但是你不用刻意的夸大这丑陋的一面,而对所有光鲜亮丽的一面都视而不见吧?什么,这也是剧情需要?剧情就是需要刻意扭曲刻
意夸大上海的所有不足?不也有上海全景吗?那快速的一瞥,要不是暂停根本就注意不到,哪有东京的婀娜多姿,风骚万千。
我实在是懒着再说了,这样一
部充满了阴谋的月之恋人,说实话是引起了我的兴趣,期待着他下一步的阴谋和小伎俩。想喷的话你就喷吧,想删的话请随意,以上。



得没有必要上升到这种高度。你确实不如人家,人家只不过夸大了,如果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人家难道会做特效来诋毁你??


人家妈妈给抢走是因为木村故意叫人那么做的呀~,你没看完第一集吧~



咋没看到这段,不是木村就在工地跟志玲姐姐说他给她妈出住院费bla bla


快 结束时剧情有交代的,仔细看看吧~~

看完了第一集,觉得挺正常的。真的很好奇,之前hssstone言之凿凿,可你是不是上海人
呢?需要用一些不符合上海实际的证据和逻辑来树立假想敌吗?如果是这样,全世界都是敌人了。外国是,国内也是。外国是特W,国内是汉J。(看了一下资料,
发现是这位会员是广州人。既然不是上海人,你又怎么能那么确定地说,别人就在贬低这个城市呢?光看到落后的地方是不对,难道光看到好的地方就是对的吗?)
还 有,我对于这句话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想喷的话你就喷吧。你可以质疑“Kisama”的用意,我可以对这个词忍俊不禁吗?别人反对hssstone,就是?那么,hssstone这位会员呢?锦口绣心吗?原谅我,我对hssstone那篇充满了说教洗脑意味的文章充满了反感。 hssstone说,fuji台的选景是上海的70年代,那么我只能说,hssstone的这篇文章令我恍有半个多世纪前的感觉——上纲上线,定性诬 陷……混乱而惨淡的时代。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来说说一些现实吧。
1
,此剧拍上海之初,拍的是外滩,从浦东拍到了浦西。从摩天楼到
殖民地建筑,镜头也足够长,绝对不止是惊鸿一瞥。至少我没用暂停我就看出来了,这是咱们上海的外滩啊。
在上海的日本人数众多,不乏在他们国内就是
很成功的人。然而他们有的在上海一呆就是十年。比如,设计穹六、萤七的三浦荣。如果他们都是怀着恶意,都是用一种贬低的眼光看中国看上海,他们为何要呆在
这里?当然,我也不能越俎代庖地说,他们爱着这个城市。我只能说,上海有使他们留下来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是正面的。

2,关于存在
夸大。夸大了?我不觉得。
引用hssstone的原文:一开始便是集体的打坐和红布标语(大标语大字报的缩小版),在加上那些雷人的口号,
很多人也都反映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回到了那个文革时代,这正是编剧和导演们的良苦用心呀。当2010年的东京遭遇70年代的上海,这便是整部剧的基调。

先,文革十年,前后期的倾向很不同,你到底是指哪一段?(点头,我承认,我硬扳你小歧义是故意的。)
其次,集体的打坐和标语。真不巧,我所住的地
方对面小区沿街的大楼上就挂着数条红色大字标语,上书:强烈抗议政府施工扰民;或是:楼体开裂渗水,天理不容……等等,半年未除(或是说,曾被除,但挂标
语的居民锲而不舍,估计也拿他们没办法了)啊,当然,hssstone或其他同学都可以说我住的地方不太好或什么的。但是,固然比不上静安区某些高档地
段,说出去也是市中心的。所以,我碰到的事实是,市中心的房子上挂标语,有什么稀奇?常看到的。
集体打坐,我确实没怎么看到过。上海人挺现实的,
集体打坐挺累又挺浪费时间的,应该不会选择去做的。集体排队买打8.8折的紫燕鸡,或是去某个银行门口领消费券导致银行瘫痪,倒是有可能的。而且,做这样
事情,在我看来年轻点的上海人也不大愿意去了。这点,可能是富士台的编剧没仔细调研过。

再引用你看看,你们中国还处在这样一个没有言论 自由的时代,真是可悲,你认为这是没有言论自由?我认为这才是言论自由呢。估计,hssstone是没有经过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吧,能够有权利集会、静
坐、抗议,恰恰是有人劝有自由。如果上海真能做到这些,我挺为上海自豪的,真的。

再说,贵样的问题。确实,kisama是个很粗鲁的 词,但是,hssstone有没有注意过,是谁在教040日文?据剧中所言,是个939497岁的老爷子教她的,这老爷子原本是个翻译。从敬礼来看,
老人当年是位军人吧。日寇那时确实是横行霸道,呼喝他们,难道还要用敬称?说Kisama云云,也正常。于是该老爷子就学会了。
第一,这事儿也称
不上别有用心;第二,编剧想要说什么我没弄明白。是上海与日本亲?如果是这个,他就错了。旧上海亲的绝对不是日本,而是欧美。老克勒的派头,都是和纽约或
是巴黎学的。日本那大正风?唔,不算是主流吧。

还有,文中屡次出现的肮脏破旧70年代的上海弄堂
啊,看到这里我心都快滴血 了——那美丽的山墙,和砖混结构。
首先,我想善意地告诉hssstone,如果真是张园对面的里弄,那绝对不是70年代,而是30年代建造的西方
新式里弄。在过去,能住这样新式里弄里弄的,也不是普通人。而张园的来历,更是有如传奇。现在不知开放没有,反正形制类似泰康路田子坊。所
以,hssstone犯了两个错误。第一,那段弄堂并不只是70年代,它有更长的历史,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去挖掘;第二,那段弄堂绝对不是肮脏破旧的。
hssstone觉得肮脏破旧,可能是和当代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相比。在我眼里,那弄堂更是美丽的,连带着万国旗也是美丽的。
万国 旗hssstone不知道有没有了解,几乎也成了上海的一个象征。人口的密集使得空间的利用变成一种尴尬。在别家的衣服、外套、长裤,甚至内衣裤底下
走,几乎成了我的童年回忆。
另外,纠正一个错误。张园在哪里?张园在新天地对面,一大会址旁边,和吴江路还是有点距离的。而新天地是什么?新天地
就是上海人最大的一个自嘲啊……资本的堆积,对旧上海里弄形制的复制是如今人们怀旧心理的一次井喷,而修复后的里弄被奢侈品牌充斥,夜店餐厅林立,香水味
与烟草味并融,灯红酒绿……对面的一大会址无言以对……
连自己都能用这样的笑话来自嘲,说明上海人的心理已经足够坚强,并不需要一个外人来置喙。

hssstone心里可能会觉得,像040家那样贫困的人家在上海是不会出现的,至少在闹市区是不会出现的。
其实不然。
上海穷人不知道有
多少,条件差的不知道有多少。(我没有算外来人口,我算的是那些有常住户口本的上海人们)如果有兴趣,hssstone去看看以前上海的老城区吧,文庙、
城隍庙一带,老东南西北门四门附近的居住区去看看吧。那里的房子不叫里弄,叫棚户区。60多年未拆,老人们在低矮的房子里忍受着漏雨和阴寒,每天还在倒马
桶。想要淋浴更是不可能,所幸,我们新陈代谢已经很慢,不需要经常跑到澡堂里洗澡。这是一位住在那里的年近90的老人和我说的。
而四周早已高
楼林立,高楼就像铁桶一样,将棚户区围在中间。外边是好看了,内里却不好说。
我不知道高楼那么多那么快的出现是好是坏,我只知道它们将最后一丝能
照进棚户区的阳光也遮挡得严丝合缝。
还需要证据吗?09年底,我偶访至也是园弄,过去的棚户区现在被改造得更是凌乱。房子之间最窄的地方需要侧身
而过,最宽的地方也只是一人堪堪而行。这个里弄前面的房子已列入拆迁……感谢世博会……

什么是现实?
这就是现实。

夸 大了吗?
没有夸大。

不过没有夸大不代表真实,住在棚户区里的人,早盼着能动迁。
希望我这辈子能住新房。同样,还是那 位老人和我说的。

我不想说服饰、趣味等一些细节。
有些东西要说起来,牵涉到上海人的一些心理,很麻烦。

不过要插 一句,没听说动迁组还要收钱的,也许不是动迁组吧。
还要插一句,我现在没看出这片子到底是好是坏,不过我觉得,编剧的思路有点混乱。

所 以,有空就看吧,应该也不会紧着追了。


日本
人是一个什么都喜欢做到极致的民族,无论拍环境秀美还是恶劣,都会拍得很极致,并不是故意丑化!(看过日剧守财奴的便知道!)所以不习惯这样的手法的 人估计是不太看日剧的,完全冲着林志玲去的吧!

再顶一个木村~~~喜欢他~~~卡卡~



意诶。还有就是看很多电视剧。日本的缺点和恶心面他们从来不掩饰~